tp钱包官方下载,tp钱包苹果版下载,TP钱包app官方版/最新版/安卓版下载,

<output id="zx9bb"><cite id="zx9bb"></cite></output>

        <pre id="zx9bb"></pre>
          <p id="zx9bb"></p>

          <p id="zx9bb"></p>

              <pre id="zx9bb"></pre><pre id="zx9bb"></pre>
              <pre id="zx9bb"></pre>

                2017年江西特崗教師招聘《教育綜合知識》試題及答案

                來源:民師教招考試網 2018-01-30 09:55
                分享到:

                江西特崗教師招聘考試科目為“教育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考試依據《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大綱》(2016年修訂版)。單科試卷滿分為100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各占50%。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考試試卷


                教育綜合知識


                第一部分客觀題


                單項選擇題(60題,50分,1—20題每題0.5分,21—60題每題1分)


                1.中國近代史上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的人是( )。


                A.梁啟超


                B.魏源


                C.曾國藩


                D.譚嗣同


                2.“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地球”是( )的名言。


                A.亞里士多德


                B.畢達哥拉斯


                C.阿基米德


                D.牛頓


                3.被譽為“兩彈元勛”的科學家是( )。


                A.錢學森


                B.錢三強


                C.錢偉長


                D.鄧稼先


                4.中國古代的“六藝”、古希臘的“七藝”和“武士七藝”屬于最早的( )。


                A.學科課程


                B.綜合課程


                C.分科課程


                D.特色課程


                5.西方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教學法論著的是( )。


                A.《大教學論》


                B.《雄辯術原理》


                C.《教育漫話》


                D.《普通教育學》


                6.各種類型和層次的教育活動,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


                A.教育者


                B.學習者


                C.教育政策


                D.教育影響


                7.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改造。該觀點屬于( )。


                A.教育的心理起源說


                B.教育的勞動起源說


                C.教育的生活起源說


                D.教育的生物起源說


                8.學校產生的重要標志是( )。


                A.生產力的發展和奴隸制國家的形成


                B.體腦分工和專職教師的出現


                C.文字的產生和應用


                D.學校教育系統的形成


                9.“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 )特點。


                A.復雜性


                B.創造性


                C.示范性


                D.長期性


                10.中國第一個由國家正式頒布并實施的學制系統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11.2016年5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 )我國將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


                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5年


                12.師生關系的內容不包括( )。


                A.社會關系


                B.教育關系


                C.心理關系


                D.利益關系


                13.“心理相容”是良好師生關系特征中師生之間的( )方面的表現。


                A.群體關系


                B.人際關系


                C.心理關系


                D.工作關系


                14.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是( )。


                A.夸美紐斯


                B.培根


                C.赫爾巴特


                D.康德


                15.中國第一部試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綱》


                B.《教育學》


                C.《大教學論》


                D.《教學與發展》


                16.中國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國的洛克均強調教育的價值,對教育的作用持樂觀的態度,關注的重點是學習。這種觀點屬于( )。


                A.內發論


                B.外鑠論


                C.動因論


                D.多因素論


                17.人的生理成熟以( )成熟為標志。


                A.神經系統


                B.生殖系統


                C.淋巴系統


                D.內分泌系統


                18.下列關于教育懲罰的觀點不正確的是( )。


                A.教育中不能沒有懲罰


                B.懲罰只有符合負強化的意義才會產生最大的教育價值


                C.懲罰只限于知過能改的行為


                D.多用施予式懲罰,少用或不用剝奪式懲罰


                19.情緒和情感產生的基礎是( )。


                A.行動


                B.需要


                C.動機


                D.誘因


                20.下列不屬于智慧技能的是( )。


                A.閱讀技能


                B.書寫技能


                C.計算技能


                D.寫作技能

                21.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成為學生道德上的指路人,并不在于他時時刻刻都在講大道理,而在于他對人的態度能為人師表,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這一論述闡明了教師職業道德具有( )特性。


                A.鮮明的繼承性


                B.強烈的責任性


                C.獨特的示范性


                D.嚴格的標準性


                22.衡量和判斷教師行為善惡的最高道德標準是( )。


                A.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


                B.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C.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內容


                D.教師職業道德根本要求


                23.學生享有的最重要的權利是( )。


                A.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權


                B.獲得學金權


                C.獲得公正評價權


                D.人身自由權


                24.李某系初二的學生,在學校組織的考試中提前交卷離開考場,擅自離校,與其他同學相約到離學校一公里處的池塘游泳,因體力不支溺水身亡。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認定學校( )。


                A.承擔全部責任


                B.承擔大部分責任


                C.承擔過錯責任


                D.不承擔法律責任


                25.下列條目中,不屬于2006年制定的《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標準“八不準”》內容的是( )。


                A.不準在工作時間內從事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


                B.不準無故遲到早退缺課或隨意拖堂,擅自調課停課或請人代課


                C.不準在課堂上吸煙、接打電話、講臟話粗話


                D.不準在工作日內飲酒


                26.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在一定社會中培養具有什么樣政治方向、思想意識的人,是由( )所決定的。


                A.政治制度


                B.經濟制度


                C.生產力發展水平


                D.教育規律


                27.20世紀末,發達國家人口再生產的類型屬于( )。


                A.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


                C.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增長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


                28.我國古代培養“君子”的目的決定了以“四書”“五經”作為基本教育內容。這是教育目的( )的具體表現。


                A.導向功能


                B.選擇功能


                C.控制功能


                D.評價功能


                29.在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中,屬于文化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柏拉圖


                C.斯賓塞


                D.斯普朗格


                30.關于素質教育內涵理解不正確的觀點是( )。


                A.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B.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特長發展的教育


                C.素質教育是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D.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


                31.以下關于教師職業表述不正確的觀點是( )。


                A.早期的教師職業不是一種獨立的職業


                B.我國古代社會的教師職業專業化程度很低


                C.我國最早的師范教育產生于民國時期


                D.教師職業的專門化發展是以專門培養教師的教育機構的出現為標志


                32.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 )。


                A.“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B.“擼起袖子加油干”


                C.“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D.“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3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 )。


                A.起點公平


                B.機會公平


                C.過程公平


                D.結果公平


                34.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向西方傳播過程中,貢獻最大的是( )。


                A.意大利傳教士


                B.鄭和下西洋


                C.中國游牧民族西遷


                D.阿拉伯商人


                35.當代學制發展的特征不包括( )。


                A.重視學前教育,注重早期智力開發


                B.初等教育入學年齡提前


                C.改革初等教育,重點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D.終身教育迅速發展


                36.以下屬于終身教育特點的是( )。


                A.強制性


                B.地區性


                C.多樣性


                D.階段性


                37.王某擔任某縣高二英語教師期間通過了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學校以王某服務期未滿、學校英語教師不足為由不予批準王某在職學習。王某欲以剝奪其參加進修權利為由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機構應當是( )。


                A.縣教育局


                B.縣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廳


                38.為了使課程與教學適合于學習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門課程或一個學習單元開始之前對學習者所具有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條件進行的評估。這種評價屬于( )。


                A.形成性評價


                B.診斷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目標本位評價


                39.教師要言傳身教,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這是貫徹( )的基本要求。


                A.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


                B.直觀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40.從遷移的觀點看,“溫故而知新”屬于( )。


                A.順向正遷移


                B.順向負遷移


                C.逆向正遷移


                D.逆向負遷移


                41.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貫徹該德育規律的要求不包括( )。


                A.注重全面性


                B.注重多端性


                C.注重均衡性


                D.注重針對性


                42.“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是貫徹德育( )原則的具體要求。


                A.導向性


                B.長善救失


                C.因材施教


                D.疏導性


                43.針對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出現的曲折和反復現象,教師應該循循善誘,等待時機。這是貫徹德育過程中( )的具體要求。


                A.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


                B.德育過程是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學生思想品德長期和反復提高的過程


                44.2016年9月,我國開始實施的中小學德育課程是( )。


                A.心理健康教育


                B.道德與法治


                C.道德教育


                D.思想教育


                45.教師經常運用獎勵的方式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這體現了桑代克學習理論中的( )。


                A.準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強化律


                46.以下對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能力的差異描述正確的是( )。


                A.專家由于專門知識的水平較高,更加注重細節


                B.專家的領域知識和策略性知識更豐富.加工程度更深


                C.專家用于表征問題的時間更快.深度更深


                D.由于技能已經自動化,專家不需要太多的時間精力進行自我監控


                47.某學生學習鋼琴彈奏技能,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的成績總是提高不明顯,其原因可能是由( )現象導致的。


                A.定勢


                B.功能固著


                C.適應


                D.高原


                48.學生在掌握了“蘿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這一概念。這種學習屬于(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同位學習


                D.并列結合學習


                49.某學生在記憶圓周率時,將3.14159……編成口訣“山巔一寺一壺酒……”進行識記。這是運用了認知策略中的( )。


                A.復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元認知策略


                50.反省認知成分的掌握情況主要取決于個體( )發展水平的高低。


                A.自我概念


                B.自我監控


                C.自我意識


                D.內部動機


                51.某學生對人比對物更感興趣,偏愛社會科學,其在認知風格上屬于( )。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沉思型


                D.輻合型


                52.提出“良好的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這一著名論斷的是( )。


                A.布魯姆


                B.贊可夫


                C.維果斯基


                D.巴班斯基


                53.下列關于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好的教學設備條件能促進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


                B.差的校風會降低教師的一般教學效能感


                C.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沒有多大的預測力


                D.教師的價值觀和自我概念是影響教學效能感的關鍵


                54.某兒童認知結構中已經具有抽象概念,思維可以逆轉。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該兒童此時的認知發展處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55.在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學習結果多采用良好的歸因方式,即( )。


                A.外部、穩定、不可控歸因


                B.內部、穩定、可控歸因


                C.內部、不穩定、不可控歸因


                D.內部、不穩定、可控歸因


                56.高效的時間管理策略應該是花更多的時間放在處理( )的事情上。


                A.重要又緊急


                B.緊急但不重要


                C.不重要也不緊急


                D.重要但不緊急


                57.按照休伯曼的職業生涯階段理論,教師可能會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大約在從教( )出現。


                A.1~2年


                B.3~4年


                C.5~6年


                D.7年以后


                58.下列關于教師職業道德表述不正確的觀點是( )。


                A.教師職業道德由教書育人的基本素養和履行教師職業的特殊素養構成


                B.教師職業建設的目標是提升教師個人的道德水平


                C.師德發展的途徑是團結協作、互勉共進


                D.師德的核心內容是由教師的勞動特點來決定


                59.針對教師道德品質的差異性特點,開展教師職業道德教育時最適合的方法是( )。


                A.說理疏導法


                B.榜樣教育法


                C.對比教育法


                D.個別教育法


                60.“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教師對待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冒犯和過錯”,正確的做法是( )。


                A.“眼睛里容不下沙子”


                B.“宰相肚里能撐船”


                C.“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D.“棍棒底下出孝子”

                第二部分主觀題


                一、簡答題(本題共2小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簡述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主要觀點。


                2.班主任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二、判斷分析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


                1.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是無條件的。


                2.學生掌握了知識就能夠形成相應的能力。


                3.學習的成敗經驗是影響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學生的學習成功經驗越多,其自我效能感就會越強。


                三、論述題(本題13分)


                請結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論述教師加強教學創造性的主要策略。


                四、案例分析題(本題15分)


                【案例材料】


                近年來,中小學教師“有償家教”現象頻繁出現,教育主管部門屢禁不止。張老師是某縣重點中學語文老師,2年前,貸款買了一套商品房。為了還貸,張老師利用雙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時間,在租用的房間內,招收部分學生集中開展有償補課活動。李老師是該縣重點小學有名望的數學老師。她班上一些家長本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實現考上重點中學的愿望,請求李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輔導。為了滿足家長需要,李老師利用雙休及周一至周五晚上時間,在家里為部分學生集中開展有償補課活動。


                張老師和李老師的行為在老師中引起了廣泛議論:有的老師認為,教師的工資待遇較低,適當開展一些有償家教補貼家用也是無可非議的;有老師認為,應家長要求教師開展有償家教活動,主觀上不存在過錯;也有老師認為,打著素質教育旗號,從事應試教育活動,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這是師德缺失的表現;還有老師認為,教師開展有償家教是另一種課外輔導活動形式,只是在實施中應該按照學校課外活動的要求開展活動.不應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


                事件曝光后,教育主管部門重申嚴禁一切形式的有償家教行為,并分別給予張老師和李老師相應的行政處分。


                【問題】


                請根據以上背景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請依據教師職位道德教育理論,列舉當前教師師德失范與淪喪的主要表現。(4分)


                2.請依據素質教育理論,闡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6分)


                3.請依據教育學理論,闡述教師開展課外輔導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5分)

                第一部分客觀題


                單項選擇題


                1.【答案】B。解析:魏源是中國近代史上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的人,他在《海國圖志》中明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這也成為洋務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


                2.【答案】c。解析: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百科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他和高斯、牛頓并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p>


                3.【答案】D。解析:鄧稼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


                4.【答案】AC。解析:學科課程也稱分科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來編定的課程。學科課程的主導價值在于傳承人類文明,使學生獲得邏輯嚴密和條理清晰的文化知識。中國古代的“六藝”、古希臘的“七藝”和“武士七藝”屬于最早的學科課程。


                5.【答案】B。解析: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也被稱為《雄辯術原理》,成書于古羅馬時期,是西方第一部專門論述教育、教學的論著?!缎坜q術原理》只論述教學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教學法的專著。


                6.【答案】c。解析:教育是由一定的要素通過各種聯系構成的系統,無論教育活動的哪一種類型和層次,都貫穿著三個基本要素:教育者、學習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響。教育政策不屬于教育的基本要素。


                7.【答案】C。解析:教育的生活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社會生活和人類自身發展的需要。有學者指出,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觀便體現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論思想。杜威認為,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繼續不斷的改造。教育就是促進兒童通過主動活動去經驗一切并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從而,這種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進行的。


                8.【答案】C。解析:學校產生的重要標志是文字的產生和使用;學校產生的歷史基礎是生產力的發展和奴隸制國家的形成;學校產生的客觀條件是體腦分工和專職教師的出現。


                9.【答案】C。解析:教師勞動的示范性是指教師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對象,教師的人品、才能、治學態度等都可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說明教師的勞動具有示范性特點。


                10.【答案】B。解析: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張百熙、榮慶、張之洞以日本學制為藍本,重新擬訂學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學堂章程》,是年為舊歷癸卯年,故稱“癸卯學制”?!肮锩畬W制”是我國實行的第一個近代學制,反映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11.【答案】C。解析:《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的戰略目標分為三步走:第一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第二步,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發展驅動力實現根本轉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為建成經濟強國和共同富裕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


                12.【答案】D。解析:師生關系的構成包括:①以年輕一代成長為目標的社會關系;②以直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關系;③以維持和發展教育關系為目的的心理關系。這一內容不包括利益關系。


                13.【答案】A。解析:心理相容是師生之間的群體關系的表現,具體表現為群體成員在心理和行為上的彼此協調一致和相互理解。它是群體人際關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體團結的心理特征。


                14.【答案】C。解析:赫爾巴特是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在西方教育史上,他被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現代教育學之父”,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則被公認為第一部具有科學體系的教育學著作。


                15.【答案】A。解析:我國教育家楊賢江以李浩吾為化名寫的《新教育大綱》(1930)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6.【答案】B。解析:外鑠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境的作用、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有我國的荀子、英國的洛克和美國的華生等。外鑠論強調教育的價值、對教育的作用持樂觀的態度,關注的重點是學習。


                17.【答案】B。解析: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均衡性,同一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方面發展不均衡。例如,人的生理成熟以性機能成熟為標志。一般是神經系統、淋巴系統先成熟,生殖系統后成熟。人的心理成熟則以獨立思考能力、較穩定的自我意識和個性形成為標志。一般是感知覺先成熟,思維能力后成熟,情感更后。人的社會性方面的成熟,以獨立承擔社會職業和家庭義務為標志。


                18.【答案】D。解析:懲罰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教育中不能沒有懲罰,A項說法正確。懲罰是呈現不愉快刺激以降低或消除不良行為再次出現的頻率,負強化是當學生表現出期望行為后撤銷原來的不愉快刺激。在學生接受懲罰后,不再犯錯,并且學會以合適的行為替代原來的不當行為,這種懲罰則在性質上具有負強化的意義,這時,懲罰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育價值。B項說法正確。實施懲罰教育需遵循以下原則:①先教后罰;②非不得已不使用懲罰,允許將功補過;③懲罰只限于知過能改的行為;④多用剝奪式懲罰,少用或不用施予式懲罰;⑤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懲罰方式;⑥觀察學生是否想通過不良行為引起家長或教師的關注;⑦懲罰要言出必行,強度適當、及時;⑧恩威并重,一視同仁。綜上可知,C項說法正確,D項說法錯誤。


                19.【答案】B。解析: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產生的主觀態度體驗。需要是情緒和情感產生的基礎。


                20.【答案】B。解析:智慧技能也稱智力技能、認知技能,它是一種借助內部力量調節、控制心智活動的經驗,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心智活動方式。閱讀技能、寫作技能、計算技能、解題技能、記憶技能等都屬于智慧技能。書寫技能屬于操作技能。


                21.【答案】C。解析:教師職業道德具有教育人和感化人的作用,無論是教師個人的道德品質,還是教師的集體風貌,都具有獨特的示范性。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區別于其他職業道德的明顯標志,對學生行為轉變起到顯著的示范引導作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段話闡明了教師職業道德具有獨特的示范性這一特征。


                22.【答案】B。解析: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是教師在教育職業活動中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所應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導準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貫穿于教育勞動始終,指明了教師職業實踐中道德行為的總方向,體現出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屬性,統率整個教師職業道德體系。是衡量和判斷教師行為善惡的最高道德標準。


                23.【答案】A。解析:受教育的權利(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權)是學生最重要的權利,我國一系列法律都對此進行了規定。這一權利具體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權、學習權和公正評價權。


                24.【答案】D。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三條規定,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學校行為并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三)在放學后、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蛘咦孕械叫0l生的;(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25.【答案】D。解析:《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標準“八不準”》的內容包括:①不準參加有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動,或有背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②不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譏諷、歧視、侮辱學生。③不準參與迷信、賭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動。④不準私自辦班或對現任教學班的學生有償家教。⑤不準向學生推銷、代購教輔資料和其他商品,向學生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⑥不準在工作時間內從事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⑦不準無故遲到早退缺課或隨意拖堂,擅自調課停課或請人代課。⑧不準在課堂上吸煙、接打電話、講臟話粗話。


                26.【答案】A。解析: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在一定社會中培養具有什么樣政治方向、思想意識的人,是由社會的政治制度所決定的,并由此決定相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


                27.【答案】D。解析:在古代社會,人口再生產屬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類型;工業革命后,人口再生產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類型;20世紀末,發達國家的人口再生產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類型。


                28.【答案】B。解析:教育目的具有導向、選擇、控制、激勵和評價功能。其中選擇功能是指教育目的為教育內容的選擇確定了基本范圍,保證了教育能夠科學地對人類豐富的文化做出有價值的取舍?!八臅薄拔褰洝闭窃诮逃齼热萆系倪x擇。


                29.【答案】D。解析:文化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觀強調教育目的應圍繞文化這一范疇來進行,用“文化”來統籌教育、社會、人三者之間的關系,代表人物是斯普朗格。該理論認為教育是為培養個人人格精神而進行的一種文化活動,是根據社會文化的有價值的內容進行的,其最終的目的在于喚醒人們的意識,使其具有自動追求理想價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創造,形成與發展新的文化。孟子是個人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柏拉圖是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物,斯賓塞是生活本位論的代表人物。


                30.【答案】B。解析:素質教育的內涵包括:①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②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③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④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31.【答案】C。解析:在人類社會的初期,教育活動與其他活動融合在一起,教師不是獨立的職業,A項說法正確。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和社會階層的演變,出現了私學,同時也就出現了獨立的教師行業,但這時教師職業基本上還不具備專門化水平。B項說法正確。我國最早的師范教育產生于清末。1897年,盛宣懷在上海開辦“南洋公學”,分設上院、中院、師范院和外院。其中,師范院即中國最早的師范教育,C項說法錯誤。師范教育的產生,使教師的培養走向專門化的道路。教師職業的專門化發展是以專門培養教師的教育機構的出現為標志的,世界上最早的師范教育機構誕生于法國。D項說法正確。


                32.【答案】A。解析: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提出,“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33.【答案】B。解析:《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


                34.【答案】D。解析:由于伊斯蘭世界處于歐亞非大陸的交接地帶,它自然就成了溝通東西方文明的中繼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給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滅的印記。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就是在中世紀通過阿拉伯商人傳人歐洲的。


                35.【答案】c。解析:縱觀當代各國學制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①重視學前教育,注重早期智力開發;②初等教育入學年齡提前,義務教育年限延長;③改革中等教育,發展職業技術教育;④高等教育大眾化,結構層次與類型多樣化;⑤終身教育迅速發展。


                36.【答案】c。解析:終身教育指人們在一生各階段當中所受各種教育的總和,是人所受不同類型教育的統一綜合。終身教育具有終身性、全民性、多樣性、自主性、靈活性和實用性等特點。


                37.【答案】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教師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或者對學?;蛘咂渌逃龣C構作出的處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訴,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訴的三十日內,作出處理。王某任職的學校為縣高中,因此相應的教育行政部門應為縣教育局。


                38.【答案】B。解析:診斷性評價也稱“教學前評價”,一般是指在某項教學活動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預測。通過這種預測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準備狀況,以判斷他們是否具備實現當前教學目標所要求的條件,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39.【答案】A。解析:科學性與思想性統一原則也叫作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統一原則,這一原則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其實質是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貫徹此原則的要求:①教師要保證教學的科學性。②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思想品德教育。③要通過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④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思想修養。


                40.【答案】A。解析:按遷移性質的不同,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積極影響。負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消極影響。按遷移作用的方向劃分,遷移分為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順向遷移是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產生的影響。逆向遷移是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產生的影響?!皽毓识隆钡囊馑际菧亓暸f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屬于順向正遷移。


                41.【答案】C。解析:德育過程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這一規律對德育的要求為:要注重全面性;要注重多開端性;要注重針對性。


                42.【答案】B。解析:長善救失原則也稱發揮積極因素和克服消極因素相結合原則。這是指進行德育要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他們自身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品德上的消極因素,實現品德發展內部矛盾的轉化。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分為二”看待學生;②長善救失,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③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覺進行自我修養。


                43.【答案】D。解析:德育過程是學生思想品德長期和反復提高的過程,長期、反復、漸進性特點要求教育者必須持之以恒,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會出現曲折和反復現象,教師要正確對待這一現象,不要氣餒,要善于誘導、等待時機,促進學生在反復中前進。


                44.【答案】B。解析:2016年9月,我國開始實施的中小學德育課程是道德與法治課程。


                45.【答案】C。解析:桑代克提出的學習定律包括準備律、練習律和效果律。其中效果律指當聯結建立時,導致滿意結果的聯結會被加強,而導致煩惱結果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教師經常運用獎勵的方式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是屬于滿意的結果,因此體現了效果律。


                46.【答案】B。解析:專家和新手在解決問題能力上的差異,在有意義知覺模式方面,專家有較高水平的專門知識,因此有較大的有意義的知覺模式,并非注意細節,A項說法錯誤。在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方面。專家比新手有更豐富的專業領域知識,因此能夠把專業知識組成較大組塊進行記憶,并且專家也具有較為優越的長時記憶能力。由于知識的加工深度決定了長時記憶的能力,加工的程度與其策略的適當性也相關。因此。專家的加工程度更深,策略性知識也更為豐富,B項說法正確。在表征問題的時間方面,解決常規問題時,專家比新手時間更快,但是在解決困難的新問題時,專家所用的時間要比新手長。在表征問題的深度方面。專家能夠抓住問題的實質,表征的深度更深,C項說法錯誤。在自我監控技能方面,專家傾向于更頻繁地檢查自己對問題的解答。在自我監控上花的精力比新手要多,D項說法錯誤。


                47.【答案】D。解析:在練習中間有一個明顯的、暫時的停頓期,即高原期。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一段時間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停滯不前,甚至對學過的知識感覺模糊的現象,稱為“高原現象”。學生學習鋼琴彈奏技能,在練習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自己的成績總是提高不明顯可能就是高原現象導致的。


                48.【答案】A。解析:上位學習又稱為總括學習,是指在學習者已經掌握幾個概念或命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一個概括或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題。學生在掌握了“蘿卜”“白菜”“茄子”等概念之后,再學習“蔬菜”這一概念屬于上位學習。


                49.【答案】B。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包括:記憶術(位置記憶法、諧音聯想法、縮減與編歌訣等)、做筆記、提問、生成性學習等。把3,14159……編成口訣“山巔一寺一壺酒……”進行識記屬于諧音聯想法。


                50.【答案】C。解析:反省認知成分的掌握情況主要取決于個體自我意識發展水平的高低。一般來說,學生先有對外部事物認識的發展,然后才有自我意識的發展。


                51.【答案】B。解析:具有場獨立方式的學生,對客觀事物作判斷時,常常利用自己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在認知方面獨立于他們的周圍背景,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獨立地對事物作出判斷。具有場依存方式的學生,對物體的知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他們的態度和自我知覺更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言語信息中的社會內容。場獨立的學生傾向于選修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對人比對物更感興趣;場依存的學生則傾向于選修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教育科學。


                52.【答案】c。解析:維果斯基提出了教學與發展關系的觀點和“最近發展區”理論。他強調,教學不應該以兒童發展的昨天,而應該以兒童發展的明天作為方向,要創造“最近發展區”,并提出“良好的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這一著名論斷。


                53.【答案】D。解析: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一般分為個人效能感和一般教學效能感,在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外部因素中,工作發展的條件、學校的客觀條件對一般教學效能感具有明顯影響;工作發展的條件、學校風氣和師生關系對教師的個人教學效能感具有明顯影響。教學設備條件屬于學??陀^條件,影響的是教師的一般教學效能感,A項說法錯誤。校風屬于學校風氣,對個人教學效能感有明顯影響,B項說法錯誤。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一般是指教師對自己影響學生行為和學習結果的能力的一種主觀判斷。這種判斷會影響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和指導,從而影響教師的工作效率。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有很強的預測力,C項說法錯誤。教師的主觀因素是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關鍵,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價值觀和自我概念,D項說法正確。


                54.【答案】C。解析: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知結構中已經具有了抽象概念和多向思維,思維可以逆轉,能夠進行邏輯推理,但一般需要具體事物或形象的支撐,不能進行純符號運算。


                55.【答案】D。解析: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歸因。引導學生將成功歸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將失敗歸于努力的缺乏,從而增強學生的成功期望,提高學生的自尊心,增加行為的堅持性。努力程度屬于內部、不穩定、可控歸因。


                56.【答案】D。解析:依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可以把事情分為四種類型:既重要又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重要又不緊急、重要但不緊急。高效的管理時間,需要把精力放在既重要又緊急、重要但不緊急兩種類型上。造成時間管理效果差異的秘密在于重要但不緊急這一類型。因此,高效的時間管理策略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在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


                57.【答案】D。解析:休伯曼的職業生涯階段理論認為,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是在實驗和歧變期(工作后的第7~25年)。


                58.【答案】B。解析:教師職業道德主要由教書育人的基本素養和履行教師職業的特殊素養兩部分因素復合而成,A項說法正確。教師職業建設的目標是提升教師的道德水平,包括教師個人的和教師群體的道德水平,B項說法錯誤。團結協作、互勉共進是師德發展的途徑,C項說法正確。敬業愛崗、獻身教育是師德的核心內容,這是由教師的勞動特點決定的,D項說法正確。


                59.【答案】D。解析:個別教育法是針對教師道德品質的差異性,用交心談心的方法,去解決教師道德問題的一種方法。運用個別教育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要正視教師個性差異,注意因材施教,教育者的責任是要盡量扶植教師個性中的積極因素,抑制個性中的消極因素,塑造優良道德品質。②要分析道德問題的特殊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③要注意進行職業道德個別教育的藝術性。


                60.【答案】B。解析:要做到“關愛學生”,必須寬恕學生的“冒犯與過錯”,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宰相肚里能撐船”。


                第二部分主觀題


                一、簡答題


                1.【參考答案】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動的信息建構者。


                (2)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通過對某種社會主義的參與而內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通過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完成。


                (3)學習的情境性。建構主義者提出了情境性認知的觀點。強調學習、知識和技能的情境性,認為知識是不可能脫離活動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2.【參考答案】


                后進生的轉化是班級工作中的一個難點,也是個別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班主任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尊重信任,平等對待后進生,逐步消除他們的疑慮和自卑心理,喚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


                (2)抓住時機,及時教育,抓住教育的最佳時機,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善于捕捉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讓其樹立上進的自信心,激發和調動其上進的積極性。


                (4)抓反復,反復抓,持之以恒,鞏固教育成果。


                二、判斷分析題


                1.【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學校教育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是有條件的。并不是所有學校教育都能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也不是學校教育在任何時候都能對人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能否實現、實現的程度等,受學校教育內外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學校教育本身的目的性、系統性、選擇性,教師的專業水平狀況,社會影響,家庭影響與學校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受教育者本人的意愿和接受能力等。


                2.【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的關系包括: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能力不能離開知識技能而憑空發展;能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能力提高了,掌握知識的效率和質量才能提高;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發展之間是不均衡的,有了知識。能力不一定能發展,能力強,不一定知識水平高。


                3.【參考答案】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而成敗經驗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成功的學習經驗會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敗的學習經驗則會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過成敗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還取決于個體對成敗的歸因方式。如果把成功歸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運氣),就不會增強效能感:反之,如把失敗歸因為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就不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三、論述題


                【參考答案】


                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展的主體: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教學的創造性:


                (1)運用適合創造性培養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創造性培養的教學模式主要有戈登的“集體研究制”和帕尼斯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


                (2)盡可能超越給定信息。教師要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超越給定信息,利用給定信息創造新信息。


                (3)發揮直覺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學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直覺空間。


                (4)幫助學生形成建構主義的知識觀與學習觀。教學要把學生的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知識;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與轉換。


                (5)加強教學的藝術性。藝術比科學更能體現創造性,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種形式開發學生的創造力。


                四、案例分析題


                1.【參考答案】


                一般來說,教師存在著以下四個不當的欲望,這些欲望導致教師的職業道德走向失范與淪喪。


                (1)物欲膨脹導致師德墮落。


                (2)權欲膨脹導致師德墮落。


                (3)名欲膨脹導致師德墮落。


                (4)情欲膨脹導致師德墮落。


                2.【參考答案】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目的不同。素質教育是使每個學生開發潛能,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應試教育是適應上一級學校的選擇需要。以通過考試和選拔為目的。


                (2)教育對象不同。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重在“普及”,促使每個學生充分發展的“通才教育”。應試教育是面向少數學生而忽視多數學生,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


                (3)教育內容不同。素質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教育。應試教育則完全圍繞應試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學什么,常常忽視德育、體育、美育等,是一種不完全的教育。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就在于,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應試教育則是為了應試而教,為了考試而學。


                3.【參考答案】


                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定的時間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它是上課的必要補充,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貫徹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教師開展課外輔導活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從輔導對象實際出發,確定輔導內容和措施。


                (2)輔導只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不能將主要精力放在輔導上。


                (3)輔導要目的明確,采用啟發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教師要注意態度,師生平等相處,共同討論,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5)加強思想教育和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輔導效果。


                相關備考資料:【歷年真題】【模擬試題】【押題密卷】

                相關備考輔導:【教招 VIPVIP班】【教資輔導課程】【面試VIP班】

                備考復習:【名師網絡課堂】【在線題庫】

                文亮教招二維碼

                掃一掃上方二維碼獲取最新資訊,浙江省教招備考微信號:【wenliangjz】

                浙江省教招備考交流QQ群:【377369624】

                本文來自文亮教招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tp钱包官方下载,tp钱包苹果版下载,TP钱包app官方版/最新版/安卓版下载, imtoken钱包安卓版手机下载 imtoken会封号吗